0x00 序言
想當年,小編年紀還輕的時期,也覺得補牙很簡單,不就是塞個樹脂,照光就好了嗎?
為什麼不一次補完,叫我要來好幾次?是不是想賺我的掛號費??!
後來自己當牙醫以後,才發現原來要把牙齒補好其實很花時間,光是把蛀牙仔細的挖掉就要花不少時間,再來就是隔絕水氣,處理牙齒表面,用樹脂或陶瓷材料補起來恢復原有的型態與功能。
那到底補一顆牙需要多少時間呢?
因為每一顆牙齒狀況不同,所以首先要評估蛀牙大小,越嚴重的蛀牙越難處理,蛀牙依嚴重程度分類為六級,但有些蛀牙是在牙縫間,肉眼看不到的,所以需要拍X光檢查。

0x01 評估蛀牙深度
這個圖就是典型的牙縫間蛀牙,如果沒有看到X光片,其實用肉眼看不太出來,患者平常也不會痛,但喝冷水會有一點酸。

小編一個禮拜會遇到幾個這種牙齒外觀完整(或只有一個小洞),但 X 光片上發現蛀了很大洞的牙齒。
如果沒有照相紀錄,有些病人甚至會誤會:我牙齒好好的,牙醫把我挖了一個大洞……真是太黑心了啊!
0x02 挖除蛀牙
在挖蛀牙前會先根據 X 光片估計蛀牙的深度,然後在挖除蛀牙的過程使用高倍放大鏡或顯微鏡,避免移除健康齒質,並且搭配放大設備的光源,讓蛀牙無所遁形。
牙齒真的很小,在精細修磨的時候,甚至一個動作只移除0.01公分的齒質,如果沒有放大設備和光源,通常也無法做的精細。



乍看之下沒有蛀牙,但裡面已經蛀很深,小心地移除深部的蛀牙
如果已經知道蛀牙靠神經了,在挖除蛀牙的時候就要盡可能隔絕口水,因為口水中有很多細菌,隔絕口水可以避免細菌接觸到神經,導致神經發炎,減少之後抽神經的機率。
目前牙醫師在隔絕口水這塊,真是下盡各種功夫,最普遍的是一片橡皮布 (Rubber dam), 再來就各種高貴的隔濕裝置, ZOO 或是 Isolite 這類東西,目的都是保持牙齒乾燥。
如果真的要高品質的補牙,比方說美學樹脂填補,或 3D 齒雕等等,基本上隔濕是必要的, 如果沒有隔濕,黏著劑沾到口水上就會不黏了……
大家小時候應該有玩過貼紙吧,貼紙碰到水以後就不黏了……
這就是一般常聽到補樹脂容易掉的原因。所以如果不能讓牙齒保持乾燥,那就不建議用樹脂補…..
如果要在口腔這個潮濕的環境裡面,只放個棉捲就想要隔濕,那實在是太難了,這就像幾袋沙包想要把洪水擋住一樣,過程還要不斷地換棉捲,而且樹脂上有時還會沾到棉絮,或是太乾燥的棉卷拉下來的時候也會損傷黏膜。棉捲只能算是一個簡易但沒那麼好的隔水工具。
0x03 補牙臨床技術
酸蝕(Etching)

蛀牙挖乾淨,牙齒拋光或噴砂去除表面汙垢(biofilm) 後,就可以進行酸蝕,目的是讓牙釉質表面去礦化,產生細微孔洞,讓塗抹黏著劑的時候可以盡量滲進去,才黏的緊。
歷史上有各式各樣不同成分的酸蝕劑,目前常用的是37%的磷酸。這麼酸的東西放到牙本質上面,如果沒有處理好,比較會有術後敏感的問題, 因此會有選擇性酸蝕 (selected etching) 這種技巧,只酸蝕牙釉質,不酸蝕牙本質的方式,或是在牙本質的部分選用自酸蝕的黏著劑,減少補牙後牙齒敏感問題。
酸蝕後可以用氯己定(chlohexidine) 消毒暴露的牙本質,同時延緩金屬基質蛋白酶(MMP),讓補的樹脂可以跟牙本質黏的更久。
當然,術後敏感的問題,不只是酸蝕劑本身的問題,可能是酸蝕劑放太久或沒沖乾淨,或是黏著劑本身就會刺激牙髓神經,或是黏著劑附著失敗,上面的樹脂在受壓力時改變了牙本質的液體壓力造成敏感、、、等等各種原因。
黏著(Bonding)
樹脂填進去以前一定要正確地塗佈黏著劑,不然樹脂跟牙齒之間是沒有辦法黏起來的。
了解黏著劑(Bonding agent) 的使用是補牙齒的基本功。
基本上不能沾一滴上去就直接接照光,通常都要用小毛刷在上面刷個10秒或20秒,讓黏著劑浸潤進去,再依照說明書建議的秒數吹乾,厚度不夠的話還要再塗一次。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4代到8代黏著劑各有各的用法,黏著強度也不同。
金屬隔片
一般用樹脂直接填補蛀牙的時候,如果牙縫裡面有蛀牙,都需要放金屬隔片(或塑膠隔片),但建議都要放各種牙齒形狀專用的隔片,不然一般簡易的隔片無法補出牙齒形狀,同時也可能造成食物容易塞牙縫。
填補

樹脂填補是相當保守的治療(minimal invasive),不須要挖除過多的齒質,就可以恢復外觀,但相對來說,樹脂本身照光聚合收縮大約5%左右 (好的樹脂只有2% ,爛一點的樹脂可能有 7%,就取個中間值) 。
因此如果把一坨樹脂塞到很大的蛀洞,照光後,窩洞最低處,樹脂跟牙齒交界的地方就會因為材料本身聚合收縮而產生樹脂體積約5% 的縫隙,這個縫隙過了一陣子就會再次發生蛀牙。 臨床上稱之為二次蛀牙。 而這現象在牙縫蛀牙非常常見。
樹脂填補的時候基本是以每層 2 mm 的厚度分層填補並照光,避免一次太大量的收縮影響黏著強度,並且避免兩側牙釉質被中間樹脂收縮向內拉產生裂痕,也避免微滲漏造成二次蛀牙。
有些高級樹脂的材料特性真的很接近陶瓷,耐磨耐咬,甚至在高超的技巧下,幾乎也能接近大自然創造出的牙齒的美觀。
另一個避免樹脂收縮的方式是製作陶瓷嵌體,基本上就是目前牙醫界最熱門的 BPR(Bonded Porcelin Restoration),把陶瓷嵌體黏在中等程度的牙齒缺損上,美觀和強度比一般健保樹脂填補好很多,甚至幾乎恢復牙齒最健康狀態,對於追求治療品質的人,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照光(light curing)

最後填補完以後用甘油隔氧再照光,或併用酒精棉球擦拭去除氧化抑制層,這個步驟可以加強樹脂表面硬度,也減少未來樹脂染色的問題。
照光的時間要夠久,要確保樹脂盡量聚合,尤其是牙縫間光比較照不到的部分,因為沒有聚合的樹脂軟軟黏黏的,會被口水沖掉,之後那邊就會出現一個縫隙,造成二次蛀牙。
填補完成後,進行型態修整,調咬合,拋光,這些步驟都很花時間。
調整型態
型態盡量做到天然型態,仿真,恢復最佳咀嚼功能
調整咬合
咬合也是要達到有咬合功能,不干擾顳顎關節,同時減少填補物過度受力、減少對咬牙過度受力
拋光表面
拋光則是讓表面平滑,去除銳利接縫,能減少表面牙菌斑累積,減少再次蛀牙機率,減少補牙後染色,減少對咬牙磨耗,延長填補物壽命。
所以拋光是個很重要的步驟,除了拋光後的樹脂很美以外,也能用得比較久。

現在牙科市場中有各種拋光組,專門針對咬合面或鄰接面,或後牙或前牙的拋光,不同材質的拋光器材也有所不同,因此如果要讓填補物如自然牙齒一般的光滑,需要使用可拋光的樹脂,配上各種拋光方式、器材、以及充分的時間,當然花費的成本相對很高。
但以小編的經驗來說,拋光的時間經常比補牙還要久,因此一般健保補牙不會順便拋光,而且可能大部分的診所也沒有提供拋光設備,通常是醫師自己自掏腰包準備的各式高貴耗材,只用在自費病人上。
有些患者習慣跟醫生說:「這個牙齒蛀一個洞,你幫我補起來就好了」。但實際上的情況有些可能不適合用樹脂補,或難以直接填補。
0x04 什麼情況適合補樹脂?
- 蛀牙還沒有蛀到神經,而且窩洞的形狀四周圍都有牙齒齒質包圍。
- 牙齒神經還是活的,而且沒有自發性疼痛。
- 蛀牙位於咬合面窩溝裡
- 蛀牙蛀在頰側窩溝
- 蛀到牙縫,但蛀的範圍只在牙齒接觸面附近。
其他超過上述範圍的牙齒缺損就要考慮3D齒雕(陶瓷嵌體)
現在許多先進的牙科陶瓷材料強度足夠適合做牙齒大範圍填補,可以做到傳統樹脂做不到的事情。
但是用陶瓷嵌體來補牙,牙齒本身需要經過設計、在力學結構上能夠最大化的承受咬合力,減少陶瓷應力集中碎裂風險,可以最大化延長健康牙齒使用壽命。
是不是跟建築師、結構技師在蓋大樓做的事情很像呢?

更大範圍的破壞就要考慮做整顆牙套,以延長牙齒使用壽命,例如金屬牙冠,或是全瓷冠。

根管治療以後的牙齒,特別是後牙(小臼齒+大臼齒)不建議直接補起來,因為樹脂補在很大的破損裡面,咀嚼時會讓牙齒受到楔形力量, 牙齒容易裂開,裂開基本上就沒救了。

如果牙齒破壞範圍更大,已經連牙套都不能做了,那就建議拔掉了。
0x05 補牙可以用多久?
補牙到底可以用多久,這其實很難回答,因為跟牙齒本身殘餘結構是否堅固、患者飲食習慣,是否好好刷牙等等都有關。
大概就像一台手機可以用多久一樣,很難預測,可能可以用三年,甚至更久,也可能剛買了就掉到地上螢幕就碎了……
但是為了回答大家的疑問,終於還是有了醫生做臨床研究回答這個問題,這是很多年前(1980~1990年代)的統計數據,每一個研究的數據不盡相同,一般來說,陶瓷嵌體的壽命 > 銀粉 > 樹脂。 當時計算銀粉壽命約10~14年。 樹脂6年成功率約50%。 而台灣的健保奇蹟,健保樹脂補牙可以兩年重補一次,因此有些人就說台灣健保的樹脂壽命只有兩年…….

樹脂填補技術在1990年代有大幅度改良,在配上當今各式先進的設備,以及高超的技術,使用壽命想必比30年前的統計長更多。 (但是在健保的低廉給付下,醫師要做好事情,都只能靠熱情,自掏腰包買先進材料,因此很少能像歐美國家,一顆補牙收一萬,讓醫師能好好仔細的補牙)
對於有點大的蛀牙,我比較推薦的是陶瓷嵌體, 由技師耗費一周的工作天,設計外型、鑄造、染色、上釉,幾乎就是一個藝術品。

陶瓷嵌體的耐久度也是極長,以目前常用的陶瓷材料 IPS e.max 來說, 研究報告指出,96.6%的嵌體在經過了13年的使用,都還是好的。 這數值完勝一般所使用的樹脂或銀粉等補牙材料。
0x06 小結
當然,補牙的教科書就有幾十本,幾萬頁的內容,以上短短章節只講了最基本的操作,短短幾千字是無法講完全貌,只是讓大家知道, 高標準的補牙的確要花許多時間,並非一坨樹脂塞下去,照光就結束了,很難在短短的約診時間內,補完所有蛀牙。
健保制度下,民眾可能希望一次掛號費100元就可以補完所有的蛀牙,但是,卻不知道事實上就很難又快又好又便宜。

拜託不要在牙醫師花了半小時一小時幫你認真補完牙以後,用狐疑的眼光看著他說:「蛤?今天只補一顆喔?!」(內心OS:還要約下次喔?你是不是想賺我掛號費?)
昂貴的補牙器材,昂貴的進修課程,無數小時的付出,都是為了想把事情做好,追求極致
Don’t only practice your art, but force your way into its secrets, for it and knowledge can raise men to the divine.”
Ludwig van Beethoven
現在你知道
為什麼補個牙
要補這麼久了吧!
在〈補個蛀牙而已,為什麼補這麼久?〉中有 1 則留言